6.体质养生(下):居家自检6大体质,对症养颜养生更有效

2024-08-09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春宇老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不同体质的养生法则。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如何自测体质及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的具体养生方法。今天我们来讲讲剩下的三种重要体质,阴寒体质、阳盛体质和湿热体质,这三种体质又如何养生呢?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首先来说说阴寒体质。

 

阴寒体质身体寒冷,养生宜补阳、暖脾、温肾

 

阴寒体质以女性较多,生活中有许多女性朋友受到阴寒体质的影响,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困扰。阴寒体质有哪些特征,是不是不可改变呢?根据《本草纲目》所载,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调理,是可以预防和改变的。

 

阴寒体质的人体内阴气过盛,身体免疫力低下,表现为怕冷、手脚凉、体虚乏力,养生重在补阳。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阳气,脾主吸收营养,化生气血,是能量之源,改善阴寒体质应调补脾肾,避免寒凉,不吃生冷食物。

 

(1)阴寒体质的特征

 

①阴寒体质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寒冷,秋、冬季甚至会冷得睡不着,尤其是下肢特别寒冷,经常半夜往厕所跑。

 

②易上火、头晕、口渴,傍晚时脚会出现肿胀。

 

③排尿时尿量少,有残尿感,排尿困难,下腹部有抵抗感。

 

④体力衰弱,无法承受长时间的工作,长时间站立后,脚部会有麻木感。

 

⑤时常有疲劳、倦怠感,经常腰酸背痛。

 

(2)阴寒体质怎样调理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阴寒体质是因人体内阴阳失衡、阴气过剩、阳寒体质的气衰减造成的,日常调理可通过补阳、暖脾、温肾来祛除体内寒气。

 

①腹部热敷。对于寒性体质而言,腹部最易寒气上扬,影响全身。平时可坚持热敷腹部,女性可坚持泡澡,洗澡水中放入少许精油,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②常敲胆经。许多女性上半身体热,下半身体寒,这与下半身血液运行不畅有关,日常可通过敲胆经的方式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具体做法为,平躺在床上,收缩腿部肌肉,推拉按压大腿外侧凹陷处,力度以有酸痛感为宜。

 

③饮食调理。阴寒体质的人适宜吃温热属性的食物,如《本草纲目》中所载的当归、人参、黄芪、栗子、山楂、核桃、红豆、花生、杏仁、生姜、茴香、九层塔、桂圆、桃子、桑葚、红茶、乌龙茶等。同时,还要避免食用寒凉属性的食材,如梨、冬瓜、苦瓜等。

 

(3)阴寒体质本草食疗方

 

红薯特别适合阴寒体质的人食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薯有益气力、补虚乏、健脾胃、强肾阴、益通便等功效,因此,常吃红薯可补阳气。

 

①烤红薯。准备红薯2个,锡纸1张。将红薯洗净,擦干表面水分,锡纸铺在烤盘上,哑光面朝上。将红薯放在烤盘上。烤箱200摄氏度水度预热,将红薯放入烤箱中,烘烤30分钟,然后将红薯翻面,再烤30分钟即可。本品香甜可口、健胃补肾。

 

②蜜汁红薯。红薯2个,自醋、盐、水、油、蜂蜜、酱油、糖、芝麻各适量。首先将红薯洗净后切成滚刀块,再用清水冲洗掉多余的淀粉,控掉多余的水分,然后将红薯过油,煎炸至上色,炸熟后装盘备用。将所有调料混合调成汁,放入锅中小火熬至起蜂窝眼,再熬30秒左右,最后倒入炸好的红薯,快速翻拌均匀,撒上芝麻即可。

 

养生小贴士

 

阴寒体质是因人体阴阳失衡、阴气过剩、阳气衰减造成的。阴寒体质的人平时可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等,也可以通过中医针灸来驱寒。阴寒体质的女性,在例假前3天可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让月经更好地排除干净,达到活血、暖宫的效果。

 

 阴寒体质怕冷,那与它相反的阳盛体质有什么表现,又该怎样利用《本草纲目》来养生呢?

 

阳盛体质的人机体阳气偏盛,阳盛即阳热亢盛,中医指出“阳盛则外热”,阳盛体质的人通常都比较怕热。阳盛体质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易怒、脾气暴躁。

 

阳盛体质的人通常表现为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干结臭秽,易生口气、疮疡。根据《本草纲目》所载,阳盛体质的人忌食辛辣燥烈的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可多吃瓜果、蔬菜,如梨、西瓜、苦瓜、莲藕等。

 

(1)阳盛体质日常养生

 

①体育锻炼。阳盛体质的人体内阳气多,经常锻炼可以将体内的阳气散发出去,运动项目可以选择跑步、球类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尽量少参加可导致精神紧张的活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可锻炼自身的平衡感。

 

②情志养生。阳盛体质的人容易动怒,脾气较急,因此要在自身情志修养方面多加锻炼,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处理各种事件,遇事不急不躁。

 

③中药调理。阳盛体质的人易上火、便秘,平时可多喝些菊花茶、苦丁茶,口干舌燥的人可以多喝些麦门冬汤,容易长痤疮的人则要少吃油腻的食物、保证睡眠充足。

 

④饮食调理。阳盛体质的人在饮食方面要忌口,尽量不吃或少吃燥热、辛辣的食物,尤其是辣椒、葱、姜要少吃,羊肉、狗肉、牛肉等温阳食物也要少吃,另外,阳盛体质的人不宜饮酒。

 

那我们再来看看《本草纲目》中适合阳盛体质的草本食疗方。

 

(2)阳盛体质本草食疗方

 

①豆腐莲藕馄饨。准备豆腐、鲜莲藕各200克,猪肉100克,馄纯皮500克,盐、味精、香油各适量。首先将豆腐捣成泥,莲藕擦细成糊状,与豆腐泥一同放入容器中,加入猪肉、盐、味精等调料排匀成馅。然后制作成混沌,下沸水中煮熟,淋上香油即可。本品可清热解毒、凉血生津、除烦止渴。

 

②金银花粥。准备鲜金银花60克(干品30克),梗米100克。将金银花煮汁、去渣、取汁,放进砂锅内,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再加适量水煮成粥即可。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

 

养生小贴士

 

“偏阳热质”是儿童阳气偏盛所表现出来的热的状态,常由小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护以及疾病影响等原因引起。偏阳热质状态的儿童调理,应以清热导滞、养阴保津为原则,通过配合适量运动、保证睡眠和大便通畅来泻热邪,保证阴津不损、阴阳调和。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现为湿热体质,今天我们这里着重了解一下湿热体质。先天的脾虚、脾胃虚弱,容易招惹湿气,遇到湿热环境或遇到热性疾病,便容易发展为湿热体质。熬夜、酗酒、吸烟、暴饮暴食,长期情绪压抑、思虑过多也容易导致湿热,还有长期生活在潮湿、湿热、闷热的环境中的人群便容易发生湿热体质。所以说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容易发生湿热体质,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改变有关,如年轻人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吸烟、酗酒、饮食过于丰富、暴饮暴食等。

 

湿热体质容易感病,养生应以清利化湿为原则

 

湿热体质中的“湿”与“热”是同时存在的,通常单独清热或祛湿效果都不明显,日常养生只有清热化湿双管齐下,才能见成效。《本草纲目》中所载的食材,哪些可以清热化湿、调理湿热体质呢?

 

从中医角度来说,湿,即水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导致水湿侵入体内引起的;内湿与消化功能有关。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如果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则容易使脾无法正常运化,导致“水湿内停”。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热,多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侵入机体,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因此,湿、热多同时存在。

 

(1)湿热体质的表现

 

①面部发黄发暗、油腻。

 

②唇红齿黄、牙龈红、口唇红。

 

③皮肤发红,易生痤疮、脓疱。

 

④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体味大。

 

⑤大便燥结或黏滞不爽,臭秽难闻。

 

⑥小便黄赤、颜色深。

 

⑦女性白带增多、色黄,外阴部瘙痒。

 

⑧舌红苔黄,性情急躁易怒。

 

中医养生专家指出,湿热体质属于一种过渡性体质,以青壮年居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体质还可向阴虚、阳虚、气虚、痰湿体质转化。因此,保证良好的生活起居与饮食习惯,对湿热体质的养生非常重要。

 

(2)湿热体质形成的原因

 

①先天因素。

 

②经常抽烟、喝酒、熬夜的人,容易成为湿热体质,而且体味会变得很重。

 

③滋补不当。许多人拿银耳、燕窝、冬虫夏草、乌鸡白凤丸等进行滋补,这样反而会促生或者加重湿热体质。

 

④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消愁。

 

⑤肝炎患者,肝胆疏泄不好。

 

⑥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下。

 

(3)湿热体质日常调理

 

①调节精神状态。中医养生非常注重对情志的调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缓解湿热体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以养情志。

 

②生活习惯。湿热体质主要是湿热在体内郁结导致的,平时最好不要熬夜,不要让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体内湿热郁结。

 

③卫生习惯。湿热体质的人易出现痤疮、皮癣等症状,注意个人卫生可以预防皮肤病,居室要保证通风供暖,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都要戒除。

 

④调理经络。中医养生专家指出,湿热体质的人平时可以通过拔罐或刮痧来改善体内湿热郁结

 

⑤运动调理。湿热体质的人适合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运动,如爬山、游泳、长跑、踢足球等,通过大量的运动消除体内多余的热量,以排出多余的水分,起到清热除湿的效果。

 

(4)湿热体质本草食疗方

 

①凉拌马齿苋。准备马齿苋500克,香油、白醋、盐、耗油、蒜、白芝麻各适量。首先将马齿苋清洗干净,掐成小段,放入沸水中焯熟。然后将焯熟的马齿苋过凉水,挤去水分,放入调料拌均匀即可。本品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等功效。

 

②凉拌洋葱。洋葱1个,香油、耗油、米醋各适量。首先将洋葱洗净,剥去外皮,去掉头尾,竖着切4瓣,然后每瓣再切成2瓣,用清水浸泡1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倒入调料拌匀即可。本品具有祛痰、利尿、健胃润肠、解毒杀虫等功效。

 

养生小贴士

 

中医养生专家指出,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日常养生应注意改善起居环境和饮食结构,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甜味食品,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些都是日常养生预防湿热的关键所在。

 

体质的形成是先后天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变的,这就使体质的调节成为可能。体质的可调性使调整体质、防病治病成为可能。适宜的药食是调整体质的重要方法,合理运用药食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可以有效地纠正体质的偏颇。另外,调整和改善体质还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生活指导,通过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使体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改善。

 

养生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养生前先要知道自己的体质是十分重要的。这两次课我们具体介绍了阴虚质、阳虚质、阴寒质、阳盛质、湿热质五种体质的养生方法,各位听众先弄清自己的体质,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呢!

直播间

有书好课

话题 1568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