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季养生秋冬篇:本草养生四季法则,顺应时节“养对”重点

2024-08-09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草纲目》女人养生养颜经,我是春宇老师,上节课给大家介绍了春夏两个季节的本草养生法则,今天我给大家讲第三课《春夏秋冬顺应四季,本草养生四季法则——秋冬篇》。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又有“秋老虎”之称,随着立秋之后气温的不断降低,人们极容易出现倦怠、乏力等症状。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秋季十分适合进补,也是养生的关键时期。

 

秋季,是人体阴阳代谢中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秋季的三个月,自然界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该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收敛神气,不使神思外驰。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如果不注意秋季养生,就很容易损伤肺气,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以致在冬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那么秋季应当如何养生呢?我们先来说说秋季养生的五大误区。

 

(1)多食。夏季人体能量消耗过大,随着秋季天气的转凉,身体对于热量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所以,容易出现饮食过量的现象,导致脂肪堆积、营养过剩,进而影响健康。

 

(2)滥补。中医养生理论指出,秋季适合滋补,但切忌“滥补”。所谓“滥补”,就是无病也要吃补药或者虚实不分滥补,这种滥补很容易导致虚火上升,紧随而来的就是疾病。我们知道人参是大补的,对于元气虚衰的人能大补元气,很多时候我们都听到说用老参吊着一口气,说明这是给虚证病人上好的补药。但是对于气不虚,反有实证的人就不能用人参了。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较高,痰湿、湿热的人很多,都不适合用人参,如果是阴虚的人更不能用,《医学入门》就提示过:“阴虚火旺吐血者慎用”。人参性温滋补,阴虚者用犹如火上浇油,使病情加重。中医常说“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大家一定要理解,这句话是反着说的,是对世人喜爱补品的一种无奈和感叹。所以人参虽好,却不是人人能吃,也不是时时可吃,它是药,不是食品,吃时应遵医嘱。其实我们通过合理饮食进行滋补,即可保证身体健康,没必要吃很多补药。

 

(3)寒瓜。进入秋季之后,许多寒性瓜果都要尽量少食,或者不食。香瓜、奇异果、香蕉、甜瓜、柚子、柿子、椰子、桑葚等都属于寒性水果。寒凉的瓜果容易导致脾胃受寒,患上肠胃疾病。秋季,脾胃虚寒的人更是要远离寒性瓜果,避免出现腹泻、下痢、便溏等肠胃疾病。

 

(4)油腻。秋季,人们的食欲会增加,很容易出现胡吃海喝的现象,过多食用油腻食物,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人体在秋季需要储存养分,将这些油腻食物中的油脂摄入身体之中,造成体内脂肪过多。秋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肉食多以鸡肉及不油腻的鱼肉为主。

 

(5)辛辣。秋天天气干燥,中医认为在这个季节容易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从而导致“上火”。而上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大便干燥,嘴唇干裂,咽喉干燥疼痛等,还有一些人会因为天气的干燥而患有严重的口疮、咽喉肿痛等症状。秋季上火也是根据一个人的体质不同而定的,比如阴虚体质的人就很容易“上火”,特别是在秋天,表现最为明显。所以,人们要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秋天的时候多喝水也是防止干燥的一项措施。除此之外,饮食也要特别注意,在本来就干燥的秋天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或是喝大量的酒,这种饮食习惯是不正确的。辛辣食物和酒精会导致人体内的火气加重,因此,秋季不要过于频繁地食用辛辣的食物,更不要大量饮酒。

 

知道了秋季养生的五大误区,那么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如何应对“秋老虎”。教给大家五个实用的小方法。

 

应对“秋老虎”的5个小办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秋天的时候,感冒、咽喉肿痛、皮炎、湿疹等各种小病纷纷出现。是的,因为秋季早晚温差大,这些小毛病都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冒出来。为了预防这些常见疾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1小时睡眠。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季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阳气也随之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根据中医“阴精收藏,收敛神气”的养生理论,在秋季适当增加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增加1小时睡眠,并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体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2)不要过早添衣物。传统养生理论讲究“春捂秋冻”,“春捂”可以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可以促进阳气潜降。初秋,虽然有一些凉意,但是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穿很厚的衣服。“秋冻”对于人体适应与抵御冬天的寒冷大有益处。

 

(3)多吃润燥生津的食物。秋天比夏天更加干燥,很多人有口唇干燥、鼻喉燥得冒火等感觉。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或蜂蜜,或多喝一些银耳、百合、莲子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4)保护好肚脐很重要。虽然我们刚刚说,不要过早添衣物,但这不代表到了秋天还漏着肚脐眼哦。特别是很多女生,夏天喜欢穿性感好看的露脐装,觉得秋天还不太冷,还可以再穿穿,这真的使不得,因为人体肚脐部位的表皮很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寒气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5)保持适量的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运动量不宜过大,以“不累”为宜,尽量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可以散散步,练练八段锦或打太极拳等。尤其是体质虚弱者运动一定不能过量,应避免出汗过多而导致的阳气耗损过大。

 

那么,除了上述这些日常就很容易实现又很实用的秋季养生小方法之外,有没有一些食疗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在秋季养生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草纲目》中的秋季养生食疗方。

 

(1)红烧茄子。茄子1个,生抽、水、白糖、生粉、白芝麻、蒜各适量。首先将茄子洗净,控水后切滚刀块。准备一个碗,倒入适量生抽,加入蒜末儿、适量水、一勺白糖、适量生粉调汁备用。茄子过油至颜色变黄,倒出备用。另起火,爆香葱花,倒入茄子翻炒,加入调好的汤汁,大火收汁,撒上白芝麻即可。茄子有清热、活血、消肿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多吃些茄子。

 

(2)菠菜猪肝粥。准备猪肝、大米各200克,菠菜100克,盐适量,葱、姜、胡椒粉各少许,料酒、生粉各1勺。猪肝提前泡水1小时,切片,去除血水,加入1勺料酒、1勺生粉搅拌均匀,腌制30分钟。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米、姜丝,小火慢煮。煮至黏稠时倒入猪肝,慢煮几分钟之后倒入切好的菠菜和葱花,加适量盐、胡椒粉调味即可。本品具有养肝明目、健脾补气、止血润燥等功效。

 

养生小贴士:

 

“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例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引起脾胃消化无力而导致胸腹胀满不舒,食欲减退,甚至发生其他病证。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出现以上症状就明显提示服用这些补药已经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不能继续再服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出,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损害健康。

 

好了,以上是秋季的养生法则。那么接下来我们讲讲冬季又该如何养生呢?跟春夏秋季的养生法则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冬藏:冬季养生养肾防寒,防病入侵最重要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易使气血津液凝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容易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例如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中医学指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季养生要以防寒为主,以防止各种疾病的入侵。

 

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经肾、膀胱代谢加工,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这在无形中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因此,冬季养生,应以养肾防寒为主。

 

1.冬季最宜养肾

 

中医理论指出,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源,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基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免疫力、抗病力的强弱,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提到补肾,人们往往认为这是男人的事情。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女性肾虚会造成性冷淡、不孕、出现月经失调以及白带清稀,胎动易滑等症状。肾气的肾衰还关系到女性体内内分泌系统的储备,而内分泌的损耗,如同油灯耗尽,生机将灭。可以说,肾精的损耗是导致女性早衰的根源。

 

冬季养生基本原则是“藏”,而“肾者主蛰,封藏之本”。也就是说,进入冬季后,人体阳气闭藏,新陈代谢也相应地减慢,这时就需要依靠“肾”来发挥作用,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冬季“万物藏,肾气水旺”,养“藏”而固肾气,只有保证肾脏功能正常,才可以调节机体来适应冬季的气候变化。因此,冬天补肾最合时宜。

 

肾虚一般多见于更年期女性,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脱发、口干咽燥、黑眼圈、雀斑、黄褐斑等“肾阴虚”的症状,可以多吃鱼、鸭、黑木耳、黑芝麻、核桃、虫草等。有不少女性也患上了肾虚,她们多属于“肾阳虚”,因脾阳虚所引起,表现为畏寒肢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精神萎靡等。因为女性本身阳气相对较弱的生理特点,加上生活、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女性脾胃功能转弱,从而出现脾阳虚。建议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中药,还可多吃羊肉、韭菜、鹿茸等。

 

女人想延缓衰老,防止容颜消逝,平时就要注意保养,预防肾虚,就能预防早衰。除了吃的,我再给大家介绍几种日常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养肾强肾方法。

 

①刺激足底穴位。

在中医理论里,脚是与肾有密切关系的部位,因此养肾最佳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足部进行。每天睡前用热水泡脚,热水要泡过脚踝位置,浸泡过程中再辅以按摩效果更好。方法是: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双脚内踝到脚底的位置,时间以3~5分钟为宜,也可以直接用两只脚相互揉搓挤压,达到按摩效果。

 

②按摩养肾穴位。

养肾的重要穴位主要集中在后腰眼处,因此平时上班空闲或在家看电视的时候,不妨将腰坐直,然后用双手按压腰眼处,每次上下搓压3~5分钟。这样间隔做上一会儿,可以解除疲劳,也有利于肾的舒缓放松。

 

③经常伸腰转腰。

俗话说“久坐伤肾” ,对办公室一族来说,适当的起身运动就非常有必要了。每隔一小时就要站起来走动一下,经常伸伸懒腰、转动转动腰部和臀部,能很好地舒缓身体内脏,活动四肢,促进血液的循环流动。

 

好了,冬季养生有哪些常识需要我们了解的呢?我为大家总结了八个小常识。我们一起来看看。

 

2.冬季养生的8个小常识

 

(1)防寒保暖。冬季气候寒冷,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室内、室外温差大,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适应温差变化,也更容易被细菌侵扰。尤其是气温的骤降,对机体刺激最大,因此冬季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冬季防寒保暖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有经验了。

 

(2)预防抑郁。有研究表明,春季是抑郁多发期,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春天更容易抑郁。其实在冬季,万物失去生机,很容易让人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甚至还会感到压力大。这种症状被称为“冬季抑郁”,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冬天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它与季节变化、阳光照射程度有关,主要跟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所以冬天也要关注抑郁这个问题呢。在冬天,咱们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慢跑、滑冰、跳舞等强度不大的体育活动,要多接触大自然,感受阳光照射,平时可以多吃些改善情绪的食物,比如香蕉、柑橘、葡萄、柚子等水果,糙米、全麦面包等谷物,还有豌豆、红豆等豆类及瓜子、核桃等坚果等。这些是消除抑郁、调养精神的很好办法。

 

(3)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的滋养。

 

(4)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质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运动以微出汗为宜,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的养生之道。

 

(5)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医养生理论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养精蓄锐的季节。冬季养生保证充足的睡眠,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6)冬季要养肾。这一点我们刚刚已经讲过了。中医学认为,肾主封藏,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养肾,使肾“精”更为充盈,会让第二年身体更好,更少得病。这也正好符合《本草纲目》中所提倡的“治未病”的思想。冬季养肾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出现周身怕冷,精神不振,四肢疲倦等症状的人适宜食用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出现面部苍白、浑身无力,女性在经期出现月经提前,经血减少,颜色变淡等适宜食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进补。

 

(7)保护好双脚。中医理论认为,足底穴位与人体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足部受凉可诱发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病。尤其是女性,更应该保护好双脚。现在有的女性为了所谓的美,在冬天很冷的天气,还一直穿着露脚踝的9分裤,脚脖子冻的青紫,这样把脚踝处的三阴交长期暴露在外,她不知三阴交这个穴位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大穴、要穴,三阴交长期受寒,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腰腿痛等问题,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女性不孕的情况。因此,冬季养生一定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建议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

 

(8)冬天喝红茶。中医的理论来说,红茶性甘温,味道醇厚,养胃益胃,助消化,去油腻,补益身体,可养人体阳气,生热暖腹,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尤其适宜冬季寒冷天气、女性或脾胃不佳的人群饮用。

 

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草纲目》中有什么样的食疗方适合冬天养生呢?

 

3.本草冬季养生食疗方

 

(1)羊肉粳米粥。准备鲜羊肉400克,粳米200克。将粳米煮粥,至半熟时加入切碎的羊肉,同煮至熟即可。本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可以增进食欲、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

 

(2)鲫鱼萝卜汤。准备鲫鱼1条,白萝卜1个,葱、姜、花雕酒、盐各适量。将鲫鱼洗净后沥干,萝卜去皮、切条,锅内热油,放入姜片爆香,加入鲫鱼煎至两面变色后,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烧开,加适量花雕酒,炖至汤色发白,加入萝卜条后继续煮10分钟,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本品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养生小贴士:

 

《黄帝内经》载:“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说、冬季养生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自己的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始终保持乐观喜悦的情绪,以养情志。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导致了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类的养生也要以这一规律为依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应了生命的发展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其实很简单,人们根据季节改变适应自然变化,不背离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注意保持合理的运动量、根据季节调整日常饮食,尽量少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还要保持持充足的睡眠,积极做好防病工作等。注重四季养生之道,则身无大病,生机就不会竭绝。谢谢大家收听!

直播间

有书好课

话题 1568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