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英雄归来
公元2018年3月28日,二十位志愿军烈士的忠魂,终于回到了祖国。在志愿军烈士的遗物中,有一支锈迹斑驳的钢笔,笔尖依然闪耀着光泽。这是谁的笔?他曾经写过哪些波澜壮阔的文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又在书写着什么?
1950年深秋的一天,战地记者石秀娟带着这支钢笔跨过了鸭绿江,穿梭在炮火纷飞的战场,她用这支笔,记下了黄继光扑向敌人枪口的惊天一跃,记下了熊熊烈火中邱少云的纹丝不动,记下了在冰冷的长津湖畔,战友们即使冻成了冰雕,却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在石秀娟的笔下,一位身受重伤的老乡,临终前问到:“以后,日子过好了,家乡的人还会不会记得我?”
就在几天以后,石秀娟也牺牲了。可是她一直紧握着这支钢笔,她想告诉人们:我们的战士为什么用胸膛去堵敌人的枪口?敌人的**又是怎么碾碎了战士们的骨骼?她想告诉人们,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因为身后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国!
冬去春来,她的尸骨在异乡燃起了闪烁的磷火,那是她在想家,那是她在用生命之光照亮梦中的山河!今天,祖国接她回家,她用钢笔记下的共和国的苦难和战场上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们,亲人们从未忘记,共和国也从未忘记。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报告:我们的国家正在崛起,我们的民族正在复兴,就在这中华盛世,我们以最崇高的敬意,接英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