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这个字,“二火”,《内经》上有一个很经典的说法,叫做“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一般到这儿就完了。其实不是,它是三个短句,叫做“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这个话是完整的。至于后面,“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不去讲后面的数的问题。“君火以明”,一般人是用光明的“明”,日月明,实际上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名”。“名”有两个意思:第一层意思,晚上,上面是个夕阳的“夕”,天黑了,两个人在走路,怕撞上,就用口呼其名,“我是张三,你是谁?”“我是王老五,隔壁老王家”,大家就知道,这隔壁老王从我家门口路过。他怎么从我家门口路过呢?里头就有好多事。因为晚上,看不见,这就叫做“名”。太阳掉下山去了,上面是个“夕”,晚上两个人走夜路,张三要回家,看见前面有个人影,怕撞上了,就用口呼其名,“我是张三,你是谁?”那个人说“我是隔壁老王”,这个就叫做“名”。第二层意思,下面那个“口”,是个窗户;上面那个夕阳的“夕”,最初是写成一个“月”,月亮的月,月亮从窗户里面照进来,叫做“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这个张三家,家里晚上没关窗户,可能是记着关门,没记着关窗,月亮照进来了,就叫做“名”。这个“名”是通日月“明”,虽然是通假字,其实仔细去研究,两个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月亮从窗户里照进来这个“名”,不是那么亮,当然明月光也很亮,但是那个日月“明”,传递的是不是更亮一些?或许有一点很细微的差别,所以那个明叫大明,看大明朝,所以是不是可能更亮一些?但是基本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后人用日月“明”来取代这个命名的“名”,也可以。所以说,“道可道,名可名”这里头的意思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