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整理常见的法律规范,您只要先看一下,掌握全貌即可,其中蕴含的法律思维会在后续课程中一一加以说明。
1.宪法。
国家的根本法,因为它是民众对政府的授权书,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民众对政府做了哪些授权,同时保留了哪些基本权利。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民众授权是有限政府、三权分立,还是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就要看这一部叫“宪法”的法律。
2.行政法。
顾名思义,规定政府和公务员的行为规范,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即“民告官”的法律;同时,教育、民政、卫生、统计、邮政、财政、海关、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集中在一起,就叫做“行政法”。
3.民法。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甚至从我们还未出生就开始,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几十年。主要有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单行的民事法规,如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实施细则等。
4.商法。
在明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商法作为法律部门的地位才为人们所认识。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从表现形式看,我国的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商法是一个法律部门,但民法规定的有关民事关系的很多概念、规则和原则也通用于商法。从这一意义讲,我国实行“民商合一”的原则。
5.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作为法律部门的经济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实行间接调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部门。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表现形式包括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等;有财政、金融和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如政府采购法、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计量法等;有关市场主体、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社会保障法是调整有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法律。这一法律部门的法律包括有关用工制度和劳动合同方面的法律规范,有关职工参加企业管理、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方面的法律规范,有关劳动卫生和劳动安全的法律规范,有关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规范,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规范,有关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和办法的法律法规等。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这一法律部门的主要规范性文件包括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
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为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主要指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这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属于自然资源法方面的,有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属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8.刑法。
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它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人关注的一种法律。刑法这一法律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规范性文件是刑法,一些单行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也可能规定刑法规范(如文物保护法中有关文物犯罪的准用性条款的内容)。
9.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总称。我国已制定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此外还针对海事诉讼的特殊性,制定了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诉讼程序法,是有关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它从诉讼程序方面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保证实体权利、义务的实现。诉讼法这一法律部门中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为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法等非诉讼程序法。律师法、监狱法等法律的内容也大体属于这个法律部门。
不必急着背法条
大多数人学习法律时,都会遇到一些难关,其中最难的就是法律条文及法律术语,中国的法律条文不仅多,而且有些法律条文的差别并不大,有时候很难分清,而法律术语跟我们生活用语的意思不一样,让人背到晕头转向,有法人和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妇女、死缓、犯罪嫌疑人、债、精神损害赔偿、定金……一大堆专业名词。
其实您不用背,先看懂全貌即可,就能知道您的问题需要去哪里找答案、验证答案。
假设您正在装修自己的房子,但您对装修一窍不通,您会怎么办呢?您很可能花钱请装修公司、甚至外部设计师对吧,因为虽然您自己不知道答案,但您知道去哪里找答案、验证答案,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