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为你讲三分天下的孙涛
很多店长都不愿去多招人,是他们只是看到了眼前省下的钱,没看到未来能赚到的更多的钱。
我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夫妻两个人,买了一条船打鱼,平均一人能捞100斤鱼,每斤鱼能卖1块钱,夫妻两个人,每天出海都能捞两百斤鱼,赚两百块钱。
这两口子要不要再多雇佣一个人来捞鱼呢?由什么来决定呢?
由三个方面来决定:
第一个因素,是由雇佣的这个人,投入产出比来决定。
我们知道,一个人一天可以捞100斤鱼,能赚100元。
如果雇人的人工费用低于一百元,就会产生利润,
如果人工费用高于一百元,就会亏损。
假如加一个人工,人工费用是五十元,每天就能多捞100斤鱼,多卖一百元钱,除去雇人的人工费用50元,这条船的老板每天就能多赚50元。
也就是每多雇佣一个人,这条船就能增加50元的利润。
第二个因素,
我们什么时候停止雇佣人呢?
是由这条船的承载能力来决定,具体到工厂,就是由产能来决定,具体到小店,也就是由整体硬件的出餐能力来决定。
一条船能载重3000斤,
如果没有雇佣更多人来捕捞,就是对资源的浪费,超出了3000斤的捕捞能力就是对人工的浪费。
第三个因素,是市场环境,附近有没有这么多鱼。
有的地方开个三五个人的小店,会把这些人养的很好,要开一个几十人的大店就会饿肚子,就会亏钱。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家小面馆,
首先必须过了盈亏平衡点才能有利润,
也就是说,先要把每天的房租,工商管理,卫生垃圾运费,现有员工工资,网络费用,等等一系列固定成本赚回来,才能产生利润。
卖一碗面15元,面条调料水电煤气成本5元,剩下的10元只能算毛利,只有过了盈亏平衡点后,每碗面赚的10元钱才能算纯利润。
而增加一个人,是在固定成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
每多卖一碗面,就会增加十元的纯利润。
下面我们再算这笔帐,
假如增加的这个人每月人工总成本是六千元,每天均摊是200元,也就是每天只要多卖出20碗面,就可以把人工成本赚回来,剩下每再多卖一碗面,就帮老板多创造10元的纯利润。
每个人都能看到省下的六千元,有多少人能看到未来能多赚到的六千元,一万元,六万元呢?
好了,我们先思考一个可能性。
就是每多一个人,能不能同时有可能增加营业额的问题。
第一,
我们都知道,餐饮行业,营业黄金时间,往往集中在午餐和晚餐,这四个小时,如果多一个人手,能否在这黄金时段多卖个十碗或八碗呢?
第二,
由于多了一个人,早上是否就可以早一点开业,晚上是否就可以晚点关门,前后多出了一个到两个小时的营业时间,是不是也可以多出十碗八碗面呢?
第三,就算店面比较小,也就四五张桌,如果物美价廉,有个外卖的存在,是不是就可以把营业的空间放大,在午餐晚餐最紧张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多走几份外卖呢?
第四,由于人手的充裕,是不是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新品类,提升客单价,提升利润率,假如是每天多卖出一百个煎蛋,每个煎蛋平均利润是一元,过了盈亏平衡点后,产生的毛利,实际上都是纯利润。
省钱省到极致,能省出来的利润也是有限的。
而赚钱产生的利润可以上不封顶。
同样开一家面馆,哪怕同样在上海同一条街道,同样的二三十平米的小店,其中的利润差距可以达到3到5倍。
很简单,他们的固定成本都大致差不多,
有的店就是夫妻两个在忙活,做一千块钱,能保本,毛利能到百分之70,每天营业额是1500元,其中的一千元的营业额,也就是每天三分之二的钱是帮房东帮社会赚的。
最后剩下的五百元,去掉流动成本还剩三百五十元,这些才是给自己赚的。
我们看另外一家店,每天营业额能做到三千到四千。
就按三千元算。
去掉打平固定成本的一千元营业额,还剩两千元,两千元去掉流动成本的30%,还有一千四百元。
假如我这家店比另一家店多雇佣了一个人,每天再减去200元,还剩1200元的纯利润,同样开一家店,第二家店产生的纯利润就是第一家店的三倍。
最后我再说一点,一个店里吃饭的人越多,
就有越多的人来吃饭。
一家店越冷清,来的人也就越少。
这也是很多奶茶店花钱请人排队的原因。
我的课程如果能帮助到你,你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