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阅读量—写作课
第七课 文字的流畅力
2个爆文技巧,从文字上提升文章的可读性,让读者沉浸式阅读
上节课中,我们知道,
好的素材是可以大幅提升文章的可读性的。
除了素材,还有文字和修辞。
本节课,我们重点讲讲,如何通过文字提升文章可读性。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还会把如何通过修辞提升可读性的套路,给大家讲清楚。
上节要点
01 写作素材的解决方法
02 建立素材收集的意识
03 培养马上记录的好习惯
上一节课中,我们还把常用的素材网站罗列到了文字区,
大家可以收藏,保存。
免费无版权的网站,是我们新手最喜欢的,
也是新媒体大咖账号常用的网站。
好的素材会让文章如虎添翼,
好的文字表达,也会让文章锦上添花。
那我们如何通过文字来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呢?
具体通过2方面,
1 表达准确性
2 文字代入感
本节重点
掌握文字的表达准确,和文字的代入感,来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带着本节的重点,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选题还不错,
观点比较新颖,
文章结构也有,
素材选择也很棒,
但是,
读起来总是让读者有跳出感,而且味同嚼蜡?
是什么原因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的文字没有将读者代入进文章中。
其实,
文章是需要和读者进行沟通的,
我们要让读者看的明白、读的进去,还要让读者,通过文章来进行思索。
第一部分 表达准确
使用恰当、具体的案例素材证明以及所用词汇的精确度,
这两方面是影响表达准确的主要原因。
当你能够使用愈加精确的词汇,文字中所创造的画面感愈加具象。
例如:
“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整句话里三毛没有诉说对荷西爱的有多么深沉,
但,却能把读者代入情境中,用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三毛对荷西的爱。
“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对流言的描述,通过排比加类比的手法,让读者沉浸式的切实的体会到流言蜚语伤人的程度。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吭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在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我们仨》中,杨绛先生用到一个梦来类比钱钟书先生离去前,病榻前,的情景。
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样简单的一个“梦”,却让很多人潸然泪下。
为什么会伤感流泪?
因为,读者被代入到情境中。
文字的表达准确,会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写作误区
新手作者,总是会自认为自己表达一个观点或结论,
读者就会深信不疑。
这是非常多的作者所犯的错误理解。
读者都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人,
你若没有准确描述,读者是很难信服的。
所以,
在创作的时候尽可能减少模糊的语言。
举例
01 我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02 我具有较强的沟通技巧
03 我生活在一个开朗活泼的家庭
你凭什么说,你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凭什么说,你的沟通技巧很强?
为啥说你的家庭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家庭?
没有一个论证,对于独立思考的读者来说,很难信服的。
我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大学时担任学生会主席,
曾与华为公司进行学术洽谈,
并成功为学校拉到100万科研赞助费。
这样的带有观点案例论述,会更让读者信服。
所以,
表达准确,
除了文字上的用字准确外,
对于咱们新手作者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案例素材来论证。
第二部分
文字代入感
新媒体文,常用的2个技巧,给读者营造一个沉浸式的代入感的阅读体验感
分别是
01 主动语态
02 用描述感官体验的词语
什么是主动语态呢?
一个句子,一般组成为:
主语+动词+宾语
多用主动语态,更容易,
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主语的行为。
例如:
01 我爱我的孩子们。
02 孩子们被我爱着。
这两句话,明显第一句,会让读者站在第1人称上感受到,我在爱孩子。
而,被动语态,更多的会让读者站在第三人称上去观望。所以,很难将读者代入。
第一人称能让读者更有“代入感”,所以,这也是为啥新媒体文中常常用到第一人称来叙述。
而且,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那,如何描述感官体验呢?
01 意思准确
02 使用精准词汇
03 使用具体准确的案例细节
例如: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在《致张兆和情书》中描写的这段话,没有一句我爱你,却用精确的表达和精准的词汇,还有想要与她白头到老的案例细节,让读者沉浸式地感受到,作者对她的爱。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表达准确,使用精准词汇,使用准确的案例,更能提升我们文章的可读性。
本节重点
掌握提升文字可读性的两种方法,1、表达准确。2、文字的代入感。
通过本节课,大家又掌握了爆文可读性的一个套路,下节课,我们会从爆文常用的修辞手法上,让大家掌握另一种提升可读性的套路。 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