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w+阅读量写作课 第二课
文章结构
确定文章结构,再去写文章,你会发现写上千字的文章,竟如此简单
上节回顾
在上一课中,我们有3点目标
01 弄清常用的三种写作类型
02 明确自己赚钱的写作方向
03 通过仿写快速写出能够挣钱的文章
新媒体文常用的三种类型分别是观点文、干货文、人物故事文
其中观点文是最常用最容易写成爆文的文章类型
也是新媒体文中最常用的文章类型
我们还通过逻辑、概念、优点、缺点等多方面分析了三种类型的区别。
希望大家通过第一课,彻底掌握并找到了自己想要写作的方向。
本节课我会从
1 文章结构
2 总分总结构
3 平行结构
4 叙事结构
这4个方面,给大家讲清楚并弄懂新媒体文的结构
确定文章类型,通过文章结构,让我们的文章更系统化,更有逻辑性
本节课的目标
01 清楚新媒体文的三种结构
02 掌握并熟练应用总分总结构
在新媒体文中,总分总结构是最常用的文章结构
也是最容易上手的文章结构
新媒体文常用三种结构分别是
总分总结构
平行结构
叙事结构
其中99%的叙述文用的都是总分总结构
这也说明了,
总分总结构在新媒体文章中,
是最重要的,
最常用的,
而且也是最容易写的。
弄懂总分总结构,先要清楚它的三要素
分别是
1 核心观点
2 若干子观点
3 总结和升华
记得上学时,
总分总结构就是经常被拿来分析的。
那时,我对写作文提不起一点兴趣,
世事难料,
步入社会后,屡遭事业的痛击,
更没想到的是,
咸鱼翻身,靠的竟是写新媒体文。
也希望你能够在写作的碧海蓝天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份云彩。
回归主题
弄清了总分总文章的三要素,
接下来我们一起弄清楚总分总文章的写作逻辑
1、提出核心观点
2、子观点1+逻辑分析+证据案例
3、子观点2+逻辑分析+证据案例
4、子观点......+逻辑分析+证据案例
5、总结+升华
核心观点是贯穿文章整体的,
而子观点是论证核心观点的合理性的。
例如,
我要写一篇关于爱的文章。
但爱这个话题太大了,
我们可以缩小,
偏爱、溺爱、宠爱是不是在爱这个字上加上对应的词,我们的范围就缩小了。
拿溺爱来说,溺爱这个话题怎么用总分总来写呢?
比如,
通过马加爵的事件,我要写的核心观点是,孩子需要溺爱,更需要正确的溺爱。
子观点1 父母错误的溺爱和正确的溺爱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子观点2 老师错误的溺爱和正确的溺爱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子观点3 社会错误的溺爱和正确的溺爱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总结升华,孩子需要溺爱,更需要正确的溺爱。
一篇文章的架构,就这么简单的写出来了,我们只需要填充对应的证据案例即可。
我们来预算下字数,
假设提炼一个总观点,这个总观点用了200个字,
提炼出3个子观点来证明主观点,
每个子观点预计用300个字,
再用100个字总结升华,
200+3*300+100=1200个字,
一篇1000-2000字的文章,就是新媒体文里最常用的文章字数。
在娱乐性社会,各种信息铺天盖地,
留给每个读者的时间都很短,
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
看懂我们的文章,
才是我们要做的重点。
所以,写新媒体文章,只要掌握了新媒体文的套路,是非常简单的。
后面还有关于标题写法的课程,
读者通过标题,就能大致确定文章的内容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怎么让读者点击文章、怎么让读者转发文章、寻找素材免费无版权的网站都有哪些,后面的课程都会讲到。
在例子中,我们也能发现总分总文章的3个写作步骤
1、就具体人和事提炼核心观点
2、为论证主观点寻找子观点
3、总结升华
通过结构去写文章就这么简单
总分总结构中的子观点间也会存在3种关系
1 并列关系
2 递进关系
3 对比关系
子观点关系-概念
01 并列关系:地位相当、作用相当、无主次、无先后
02 递进关系:观点案例之间,一个比一个更深入,更有力度
03 对比关系:观点相反,常见正反论证
为论证主观点寻找子观点
01 筛选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子观点
02 观察子观点之间的关系
03 搜寻子观点的故事、素材和案例
04 阅读类似观点文章,检查论述是否符合逻辑
05 优化观点和素材
关于素材的免费无版权网站,后面课程都有给大家汇总。
直接拿去用就是。
掌握了总分总结构,
再着手去写文章,就如同手里有了刀,再难的主题,只要一分析,也就很透彻了。
关于总分总结构的文章类型,
这里推荐可以阅读案例
《37岁胡歌花式推销上热搜“我是一个便宜又好用的演员”》
这篇爆文,就用到了总分总结构的所有逻辑,推荐大家认真阅读。
还记得我们上一堂课说的,
最快速的上手新媒体文,就是仿写。
建议大家看看这篇文章,仿写3-5遍,一定能掌握这种文章类型的。
也可以发私信给我,我会把文章链接推你。
新媒体文中第二个常用的文章结构是平行结构
平行结构里,又分为堆积型和汇总型
堆积型
围绕同一个中心,去找多个能突出中心的素材,
然后逐个进行展示,反复强调主题。
案例
《撑不下去的时候请看这19张照片》
典型的堆积型结构。
课程上推荐的文章,大家都可以看看,之所以能推荐出来,一定是能帮助大家开阔眼界的。
(而且课程的案例都可以通过**搜索到原文,也可以私信给老师,老师推给你)
汇总型
指针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人群的需求,将常见的解法、资源汇总起来。
案例:
《设计师缺素材,这36个网站能帮你的忙》
汇总型案例,经常用在干货文中。
注意,平行结构之间是可以嵌套的
新媒体文章常用的第三种文章结构就是叙述结构
这个结构主要用在人物故事型文章中
叙事结构主要有两种
1 时间线叙述
2 逻辑线叙述
时间线叙述: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将事件一一叙述出来
适用于写某人的成长史
例如:
《她25岁离婚,中年再丧夫,如今拼出几十亿身价:靠自己的女人最好命!》
雪莉-桑德伯格的成长经历
69年出生-87年考入哈佛-毕业后被逼婚-导师看中成为幕僚-01年她离开白宫进入谷歌-7年后跳槽到facebook
文章的主旨在向我们传达,靠自己的女人最好命
写时间线叙述的时候,
一定要多渠道搜集素材信息,
要是能挖到别人没挖到的料,
就占到了文章的先机。
毕竟,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你再写出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还要注意,重要的情节,突出文章主题的案例多花笔墨,不重要的一笔带过。
逻辑线叙述
按逻辑结构叙述,打乱时间线,重组事件。
我们还拿雪莉-桑德伯格的故事为例,除了时间线的叙述,我们可以逻辑线叙述,
例如,把她人生的成就,也就是她成名的事迹作为重要叙述,
而哪年考入哈佛可以当做非重要叙述,
至于她哪年出生,出生在什么地方可以当做最不重要的叙述。
以这样的方式去描写故事,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本节课,相信你,对文章的结构有所掌握了,
在新媒体文中,总分总结构是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
举2个例子:
案例1:王师傅,下班后,麻烦你到公司楼下,向左拐,一直走到路的尽头。你会看到一家汉堡店,进入后,向工作人员要我的包裹。
例子2:王师傅,麻烦你去汉堡店帮我拿一下包裹。你只需要顺着道路向左走到尽头就到了。
非常简短的两个案例,
有没有感觉到,在第1个案例中,刚开始不知道你在说啥,直到你说取包裹,才明白,“哦,是要取包裹”
而第2个案例,开门见山的告诉你,要取包裹,地点在哪。
是不是第二个例子会让你感觉目的更明确?
同样的我们的总分总结构,就是要给读者这样的感觉。
我们不能给读者制造障碍,
制造麻烦,
读者没有耐心的,
看了半天还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那就只有关掉看别的了。
本节的重点
01 熟悉三种结构的区别
02 掌握总分总结构
相信你,通过本节课又学到了新媒体文的一个套路,恭喜你,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