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介绍

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孩子性格抑郁、自卑胆小, 在学校不敢和同学说话; 晚上不敢自己一个人睡觉; 非常害怕打针,打针时大哭大闹的…… 根本原因 孩子缺少勇敢的精神。 勇敢精神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段名言:“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很多;你若失掉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可见勇敢精神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许多父母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太胆小,现在的孩子太拘谨,现在的孩子太懦弱,只知守在电视前看卡通,埋下头来玩游戏,见到陌生人敲门也胆怯。各种调查表明,胆小、缺乏冒险和勇敢精神成了当代儿童突出的缺陷之一。 缺少勇敢精神的孩子大多性格懦弱,做事态度软弱,不懂得拒绝,沉默寡言、做事迟缓,长期的压抑可能会导致孩子具有更高攻击性。 成长关键期 勇敢精神是诸多良好品质不可或缺的一项,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大班时培养孩子挫折承受能力,在二年级时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五年级时培养孩子遵纪守法的意识,循序渐进培养孩子好的做人品质。 二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性格塑造力很好,学习自主能力在增强,在这个时期,家长的放任不管和过度照顾都会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勇敢精神的培养。 课程目标 我们的课程出自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手册》二年级第七课。我们还设计了“大作业”环节。听完课程以后,建议各位家长每天抽出10分钟,与您的孩子共同完成“大作业”的培养方案,坚持训练30天,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点击查看 讲师介绍 孙 艳 芳 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义方家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河北省家长学校研究中心主任; 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会学习能力研究中心主任; 《陪伴成长》家庭教育丛书主编。 加入义方家长社群 每天陪伴孩子10分钟 坚持丨监督丨互助丨解答 关注并回复: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