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喜欢从高处往下跳、与同学打闹,导致受伤; 在马路上与同伴争抢东西、嬉戏打闹,发生交通事故; 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违法乱纪; 不懂得如何辨别坏人,上学、放学路上遇到坏人的纠缠不知道怎么逃脱…… 根本原因 孩子缺少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避免孩子受到跌伤、烧烫伤、动物咬伤、交通伤害、窒息等意外伤害,让孩子顺利成长,家长应该从孩子幼年时就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成长关键期 自我保护能力是安全保护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培养孩子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抓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在幼儿园中班时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在一年级时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在三年级时教孩子应对突发事件,在五年级时教会孩子珍爱生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而提升安全保护意识,并逐渐地提高安全保护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孩子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此时正是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好时机。 课程目标 我们的课程出自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手册》小学一年级第六课。我们还设计了“大作业”环节。听完课程以后,建议各位家长每天抽出10分钟,与您的孩子共同完成“大作业”的培养方案,用心陪伴30天,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点击查看 讲师介绍 王 丽 石家庄市藁城区北街幼儿园园长; 全国百优家庭教育指导; 河北省优秀教师; 河北省骨干教师; 河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 石家庄市学科名师; 曾主持编写三套家长学校教材,出版了十三册整合方案系列教学用书,主持六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2012年2月应邀做客河北电视台《成长》栏目,2013年荣登《河北家长学校》封面人物。近年来,在沧州、承德、张家口、保定、邯郸等地做家庭教育讲座及校长培训达1000多场。 加入义方家长社群 每天陪伴孩子10分钟 坚持丨监督丨互助丨解答 关注并回复: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