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件、蒙娜丽莎

2020-02-2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徐老师
凤彩艺术教育创始人
主讲人:徐老师
主讲人介绍:凤彩艺术教育创始人

 蒙娜丽莎

      在卢浮宫所有绘画名作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达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之作,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又称永恒的微笑被认为是西欧画史上首幅侧重心理描写的作品,他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18年获得此画。到卢浮宫亲眼看到蒙娜丽莎的观众可能都会觉得这幅画看起来比想象要小得多,但实际上它已经是当时最大的画像之一了。人们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一直莫衷一是,有时觉得她笑得温柔,有时显得严肃,有时略含哀伤,有时显得嘲讽。荷兰阿姆斯特丹一所大学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83%的快乐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并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他的双眼与唇部批上了一层面纱,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据史料记载,蒙娜丽莎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银行家乔孔达的妻子。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对乔孔达一词中所含幸福之意的注解,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是幸福的意思。然而有人坚称蒙娜丽莎其实是一个男人的画像,也有人说画中的人物就是达芬奇本人。无论如何画家的绘画技巧是绝妙的,他用透明淡色层的手法表现形状,便恰当运用阴影和光线。在蒙娜丽莎之前的绘画作品中,没有一幅作品将整个人物的半身如此充分地展现于画面中。以纯粹自然的姿势完整地表现了胳膊和双手。人物呈3/4角度侧坐以风景为背景,以建筑部件为框,双手在近景处交叉,这种布局方式在15世纪下半叶的弗兰德的绘画中就已经出现。但蒙娜丽莎将这种技艺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境界,站在这幅名画前,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她那温和的目光总能微笑的注视着你。生动异常,仿佛她就在你身边。创作这幅画时,达芬奇为了唤起蒙娜丽莎发自内心的情感,曾经请钢琴师为他伴奏,丑角为他表演,但是这个见多识广冷漠理性的女人并没有使画家得到他想要捕捉的东西。为此,达芬奇不得不将画作断断续续延迟了三年,据说这幅肖像画的创作很可能与乔孔达夫妇生活中的两件事有关。1503年购买了一处私宅或是1499年女儿夭折后第二个儿子安德烈于1502年降临人世,按照记载,蒙娜丽莎在46岁时因思念夭折的女儿抑郁而死,但一位日本心脏病专家说他发现蒙娜丽莎的左眼上有一块黄斑,这是胆固醇量过高的征兆。这个日本心脏病专家说蒙娜丽莎应该是于心肌梗塞,也有人说她是因为爱上了达芬奇抑郁而死。总之,蒙娜丽莎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千古之谜。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