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二年级第五课丨引导孩子学习上自立

2020-02-10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课程介绍


写作业必须家长陪伴,不监督就坐不住,不整理自己的文具和书籍;

一遇到不会的题就问别人,不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

不能独自在家,不自己准备考试用品,写完作业后不自己检查一遍……


根本原因


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立性。


学习自立的重要性


所谓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上生存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独立性作为人格特征之一,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它是个体通过主观努力或在接受教育中获得的。独立性、自为性、自律性是自主性学习三个方面的体现,从小培养独立性,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获得成功打下基础。缺乏独立性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下降,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极其依赖他人,将来很难在社会中立足。


成长关键期


学习兴趣的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抓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在一年级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在二年级时让孩子学习更细心并在学习上自立,在三年级时让孩子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在六年级是学会安排学习时间,以此进行系统培养。

小学生独立性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的。1~2 年级这一阶段发展速度最快, 3~4年级上升得比较缓慢。因此二年级是培养孩子在学习上自立的关键时期。


课程目标


我们的课程出自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手册》二年级第五课。我们还设计了“大作业”环节。听完课程以后,建议各位家长每天抽出10分钟,与您的孩子共同完成“大作业”的培养方案,坚持训练30天,引导孩子在学习上自立。



点击查看


讲师介绍

 孙 艳 芳 

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义方家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河北省家长学校研究中心主任;

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会学习能力研究中心主任;

《陪伴成长》家庭教育丛书主编。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