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如今的家庭大多是“四老二青一小”,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是家长的“掌中宝”、“小太阳”。在家许多大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还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经常玩儿完玩具到处乱扔……这样的孩子入园,不仅孩子不适应,家长也充满了各种担心。
根本原因
孩子缺少初步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或学习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饭、自己入厕、自己穿衣穿鞋、睡眠和洗漱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这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如果孩子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适应和学习效率,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
成长关键期
幼儿园小班时期的孩子虽然其他方面的能力还不完全具备,但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却异于突出,此时正是帮助孩子获得初步自理能力的关键期。幼儿园小班时期帮助孩子获得初步的自理能力,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照顾自己。
课程目标
我们的课程出自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手册》幼儿园小班第五课,课程为大家详细分析了小班孩子获得初步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帮助孩子获得初步自理能力的方法和建议,最后我们还设计了“大作业”环节。听完课程以后,建议各位家长每天抽出10分钟,与您的孩子共同完成“大作业”的培养方案,用心陪伴30天,帮助孩子获得初步自理能力,轻松适应幼儿园生活。

点击查看

讲师介绍

王 丽

石家庄市藁城区北街幼儿园园长;
全国百优家庭教育指导;
河北省优秀教师;
河北省骨干教师;
河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
石家庄市学科名师;
曾主持编写三套家长学校教材,出版了十三册整合方案系列教学用书,主持六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2012年2月应邀做客河北电视台《成长》栏目,2013年荣登《河北家长学校》封面人物。近年来,在沧州、承德、张家口、保定、邯郸等地做家庭教育讲座及校长培训达10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