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老师


内容概要

一、八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二、八年级家庭教育的目标
三、家长咨询,讲师解惑

初二孩子特征

1.女生的孤独感
进入青春期的女生,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孤独感,因为她们开始自我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是内心的封闭又让人很难走进她们,因此会产生孤独感。孤独感一旦形成,必然会带来相应的行为,强烈的内心活动与外界的不适应,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一系列与年龄不符的行为。如早恋、行动怪异、孤僻离群、对冷嘲热讽尤其敏感;意志消沉,喜欢在文学作品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对号入座、自怨自艾、情绪不稳。很多时候在课堂上也无法割舍对小说的厚爱,影响课堂听课,甚至有的孩子开始写小说,小说中充满了幻想,对友情、爱情的描写美伦美幻,不食人间烟火。
2.不愿“揭短”的心理现象
这个不愿“揭短”即包括自己犯了错误不愿意承认,也包括别人犯了错误不愿和老师沟通。初一的时候老师在班级里问,今天谁没有出早操,马上会有学生说,老师某某没出操,其他学生也会点头表示配合。可到了初二,情形大变,班里的教学用具被打坏都没有人说出来,期间不管是破坏教具的同学自己,还是其他看到的同学都不肯把事情说出来,大家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对老师是“三缄其口”。
3.学生的“早恋”现象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异性以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爱慕已成为一种有规律性的现象,是正常的。但如果在生理上有对爱的需要,自身有这种渴望,以及青少年特有的探秘心理和求知欲等,就能导致对性的信息反映比较敏感,而且往往以过分的情感体验代替理智的反映,产生偏离的行为。
4.优等生的“叛逆”
初二的时候,学生进入青春期,人心躁动。世界观、人生观开始逐渐形成,但是有很大的波动性,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会出现偏激现象。受障碍以后采取和原发动机反向的行为,就是逆反。逆反有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其情绪反应亢奋。有些优等生心高气傲、听不得批评、将错就错、不顾一切、一错到底。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5.冲动性和易受暗示性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有时会凭一时冲动行事,有时又会盲目自信、固执己见,对父母的要求符合己愿的就办,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就拒绝或打折扣。
初二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轻易接受不良影响也快,特别是对具体形象的模仿尤其快,有时不良的形象甚至是反面人物的形象也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以至产生过错行为。
6.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冲突
随着生理上成熟和社会活动的参与面扩大,初中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既要想摆脱父母和成人的束缚,拓展自己的空间,又存在遇到不适应新条件的困难,需要依靠成人帮助。一旦他们的独立性、好胜心受阻碍,就会产生走极端心理,会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如果这种独立性不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冲动,异想天开,以致采取寻求刺激、新鲜的盲目行为,产生不良结果。由于他们在经济上、思想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不能完全独立,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还是要找同学或同伴商谈,有些问题还得依靠父母或教师解决。这就表现出其依赖性的一面。因此,正如通常人们所说初二是各方面两极分化最严重阶段,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习惯培养计划

一
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保护自己,幸福全家。
二
帮助孩子应对过大的学习压力缓解压力,轻装前行。
三
培养孩子的高雅情趣,对低俗说不。
四
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五
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和正确的消费观,合理花钱,不挥霍。
六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相信,我是最棒的。
七
正确引导孩子少年时期的“爱”,明辨“爱”,辩是非。
八
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习惯,强身健体,健康成长。

家长第一课课程表

时 间 | 年 级 | 老 师 |
8月25日 | 幼儿园小班 | 李 凌 |
8月26日 | 幼儿园中班 | 左 宁 |
8月27日 | 幼儿园大班 | 王 丽 |
8月28日 | 小学一年级 | 郭志华 |
8月29日 | 小学二年级 | 默延杰 |
8月30日 | 小学三年级 | 王 静 |
8月31日 | 小学四年级 | 魏亚飞 |
9月1日 | 小学五年级 | 王金辉 |
9月2日 | 小学六年级 | 赵 郡 |
9月3日 | 初中一年级 | 孙育红 |
9月4日 | 初中二年级 | 刘 磊 |
9月5日 | 初中三年级 | 赵冲会 |
每晚 21:00 ~ 21:30 播出 |




THE END
关注河北家长在线
做合格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