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方家长课堂指定教材

课程介绍

孩子感觉每天事情太多,一边写作业一边东张西望,时间不够用,写作业、复习功课、参加课外班、锻炼身体连轴转忙不过来;
写作业时想着看电视,看电视时想着家务没有做,做家务时想着要去锻炼;
安排学习和家务缺乏主动性缺乏,常常处于被动状态,疲于应付,效率不高;
睡觉前不能把第二天的东西准备好,第二天上学前一刻时才准备,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
不能在课外自己安排一些喜欢的文娱活动……
根本原因
孩子做事缺少计划。
做事有计划的重要性
做事有计划就是对一个时期内要做的事情进行合理安排,对所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做事讲究策略。做事有计划其实是一个长期适用的好习惯,可以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实践,提高做事效率,懂得时间的分配,更能够享受成功的快乐。
孩子做事情缺乏计划性,东碰一下西碰一下,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废,在未来成长道路上也难以收获成功,不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成长关键期
引导孩子做事有计划是孩子学会自理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引导孩子做事有计划,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小班时学会初步自理能力,在幼儿园中班时培养良好的自制力,一年级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四年级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小学阶段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后就不会在生活和学习上费心了。
四年级的孩子开始具有独立意识,但做事情的计划性不强,此时正是引导孩子做事有计划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这个关键期,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大量学习任务和事务时,会直接影响学习和做事效率,进而影响到成绩和学业前途。
课程目标
我们的课程出自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手册》四年级第一课。我们还设计了“大作业”环节。听完课程以后,建议各位家长每天抽出10分钟,与您的孩子共同完成“大作业”的培养方案,坚持训练30天,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

讲师介绍

孙 艳 芳

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义方家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河北省家长学校研究中心主任;
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会学习能力研究中心主任;
《陪伴成长》家庭教育丛书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