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秋热映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把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了火星。许许多多的人都曾憧憬,这颗离地球不远的星球,可以在未来供我们定居。《火星救援》里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开荒”种植土豆,以补充食品库存的情节,似乎(在尝试?)定居火星的可能性。但这样真的可能吗?
图片来源:《火星救援》电影截图
图片来源:《火星救援》电影截图
土豆是一种长得很快的植物,它的块茎有很多淀粉,能给人提供充足的能量。土豆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过啊,这个顽强的生命力,是建立在地球的条件上的。
图片来源:stackoverflow.com
跟地球肥沃的土壤不同,火星的土壤其实非常干燥。他用制造了很多很多水,用来浇灌温室里的火星土壤,让土豆的生长环境变得足够湿润。不过啊,想要完成这项任务,他真实需要的水要比电影中描述的多多了。通过火箭燃料制造的那一点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图片来源:《火星救援》电影截图
男主角用来当肥料的粪便,也不能直接放进土里给土豆生长所需的原料。农民伯伯使用的粪肥,是需要把便便和一些垃圾堆放在一起,再由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发生化学变化之后,才能够撒进田地里。这个过程,被农民伯伯们称为“腐熟”。在这个化学过程里,便便和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热,
如果没有经过这个过程就放土里,就会把土豆苗苗给烧死呢。
图片来源:zh.wikipedia.org
火星上的土壤也有限,所以男主角在温室里铺的火星土壤,厚度不够,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照,特别是翠绿的叶子,需要利用光来制造养分,但是光的照射却会让土豆产生毒素,所以如果土豆埋得不够深,长出来的部分就会让人中毒。所以,农民伯伯种土豆都会把它们埋的很深。
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看我看我:
※ 欢迎把有趣的节目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