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篇》讲到,“假令戊申,刚柔失守,戊虽火运,阳年不太过也。上失其刚,柔地独主,其气不正,故有邪干,迭移其位…三年之中,火疫至矣”,这里讲到“火疫”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阳年不太过”。戊申,甲乙丙丁戊,戊是奇数,是阳年,它的运是太过的;如果阳年不太过,就“上失其刚,柔地独主”,就由地支申“独主”,申是少阳的相火当令,就容易“其气不正,故有邪干”。这里就来了一个问题,什么是阳年不太过?为什么会阳年不太过?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篇》又讲了,“假令戊申阳年太过,如丁未天数太过者,虽交得戊申年也。太阴犹尚司天,地已迁正,厥阴在泉,去岁壬戌太阳以退位作右间,即天丁未,地癸亥,故地不奉天化也。丁癸相会,火运太虚,反受水胜,故非太过也,即夷则之管,上太徵不应,此戊癸失守其会,后三年化疫也。速至庚戌,大小善恶,推疫至之年天数及太乙。又只如戊申,如戊至申,且应交司治天,即下癸亥未得迁正者,即地下壬戌太阳未退者,见戊癸亥未合德也,即下癸柔干失刚,见火运小虚,有小胜或无复也,后三年化疠,名曰火疠也。治法如前。”这里详细讲到为什么天数不太过,但是比较前面几段,这里有衍文,所以大家非常难懂。